广告平台系列一:竞价逻辑和一价二价

内容纲要

概述:广告平台架构师,用系列文章分享广告平台业务逻辑,设计开发及运营维护

博弈的三方

广告平台的任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:用流量换广告。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流量是很贵的,有钱的广告主也是不可多得的。拥有流量的一方,希望自己的流量能带来最大的收益;而有钱的广告主们,则希望为每一次广告的展示或点击付出最低的代价。

这是一场博弈,广告平台要尽力满足双方的需求,不偏不倚,偏向任一方,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,最终伤害的还是广告平台。

有同学可能就要问了,那最终消费者的利益,谁来保障呢?从我的实践来看,流量方,平台方和广告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最终消费者考虑

  • 流量方:所谓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因为太多太烂的广告,吓跑了用户,自己也就没有了流量来源,所以流量方会限制广告展示的频率和场合
  • 平台方:主要是从广告质量进行审核,广告内容必须合法合规,符合公序良俗,对于烂俗的广告或者有不良记录的广告主进行屏蔽处理
  • 广告主:提升广告体验,创意新颖的广告本身就具备美感,有着独立于广告之外的价值,比如说微博上的杜蕾斯官网,广告创意就非常不错

当然,有时候在保障最终消费者利益这一点上,这三者之间是矛盾的。我就遇到过公司的某个 app 的运营同学和广告平台的运营同学因为用户体验的问题发生争吵,广告平台是这样说的:要用户体验就别做广告啊!——多么的扎心

实时竞价

一般情况下,广告平台手中不止一条广告可以投放,那么在一次广告请求过来时,到底投放谁呢?

这取决于广告主,有 2 种情况

买断

广告主把流量买断了,这个时间段只能出我的广告,这个模式可能传统媒体比较常见,比如报纸、电视台,在互联网领域不是主流

竞价

广告平台对每一个广告进行估价,最终选出一个收益最高的广告进行投放。互联网主流模式

为什么说是实时竞价呢?这是因为同一个广告对不同的用户来说,其价值是不一样的。所以每一次广告请求,我们都要根据用户来为广告进行估价,这个过程是实时的。

如何估价

这就涉及到行话了,或者叫术语,先定义下

计费方式,比较主流的是以下三种

  • CPM:Cost Per Mille,千次展示费用
  • CPC:Cost Per Click,每次点击费用
  • CPD:Cost Per Download,每次下载费用

CTR:Click ThroughRate,点击转化率,广告从展示转化成点击(或下载)的概率

eCPM:expected CPM,预期的 CPM

这里可能会有同学会奇怪:cpm 是很明确的,为什么会有个 ecpm 呢?实际上 CPM 是不用估价的,但是 CPC 和 CPD 就要估价了,因为并不是每次展示都能转化成点击或下载的,所以针对不同的计费方式,ecpm 的计算公式不同

  • CPM:eCPM = CPM
  • CPC/CPD:eCPM = 广告主出价 * CTR * 1000

有了 eCPM,我们就能可以把不同计费方式的广告放到一起竞价了

CTR 预估

很明显,CTR 是整个竞价逻辑里最重要的一环。我们用一个场景来说明下

你写了个文章,由于你是个知名作家,你的文章很可能成为爆款,估计阅读数 10 万
这时杜蕾斯找过来了,要你打广告,条件:1000 次展示,给你 100 RMB
杰士邦也来了,条件:展示多少次无所谓,只要有一个用户下载他的 app,给你 50 RMB

你会接下谁的 offer?

  • 杜蕾斯的计费方式是 CPM,你的总收入将是 100 RMB * 100 = 1 万
  • 杰士邦的计费方式是 CPD,10 万次阅读,只要能有超过 200 个下载,总收入就比杜蕾斯高

你不知道能不能有 200 个下载,这个时候要预估一个转化率了,根据以往接广告的经验,你认为 0.2% 的转化率还是比较轻松的,最后接下了杰士邦的 offer

很显然,根据经验预估不太靠谱,在我们的广告平台里,CTR 预估是一个专门的服务,由多个团队负责,各个团队之间实际是竞争的关系——谁预估得更准,谁的流量就更多

一价和二价

根据 eCPM 将候选的广告排序后,优胜者是 eCPM 最高的那个,广告费用就是按广告主的出价来结算,这就是一价。

有同学可能要说了,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?难道还有别的幺蛾子?

实际上采用一价的竞价是比较少见的,目前主流是二价,其含义如下

竞价胜出者,是 eCPM 最高的广告,而广告费用,要按 eCPM 排第二的进行扣减

为什么要用二价呢?

如果用一价,广告主在竞价胜出后,会逐步地调降自己的出价进行测试,直到某个临界点:再往下调就无法胜出了

也就是说,广告主有充分的理由和动力去降价

采用二价的情况下,由于扣费价格是按排第二的 eCPM 计算出来的,肯定低于广告主的出价,那么广告主调降自己的出价的理由就不充分了

降低出价,导致 eCPM 更低,竞价可能失败;即使竞价成功,扣费价还是按第二名的 eCPM 计算,扣费价格不变

也就是说,调价的结果最可能的是得不到流量;如果竞争者不调价的情况下,根本没有任何好处

那么,竞争者会调价吗?本来就是竞价失败者,要获得流量只能是加价,降价更得不到流量,反而便宜了胜出者——竞争者也不会降价

可见,在二价的规则下,所有的竞价者只有涨价的理由,没有降价的理由,最终结果就是:所有参与竞价者都会把自己的价格开到能接受的上限(不考虑几个广告主串连的情况)

二价的设计是不是很精巧?


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,对广告平台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我,后续带来更多相关原创

广告平台系列一:竞价逻辑和一价二价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
粤ICP备202011425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4258